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是“十四五”的开局之年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,也是我市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关键之年。
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,贯彻落实“五项要求”“五个扎实”,按照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立足新发展阶段,坚持新发展理念,融入新发展格局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坚持系统观念,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统筹发展和安全,继续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以“十项重点工作”为抓手,深入实施“三优化三提升”行动,全力以赴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,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奋力谱写ManbetX: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,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。
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GDP增长7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%、8.3%,万元GDP能耗降低3%。
重点抓好7方面工作:
一、千方百计稳增长,确保经济平稳运行
坚持扩大内需战略,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一是精准施策稳主体。紧盯国家政策抓落实,全面落实中省减税降费等政策,适时研究出台新措施,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。持续实施企业普惠性稳岗返还政策,延续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费率政策。落实落细增值税留抵退税、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、延期缴纳税款等政策措施。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,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先进制造等领域金融支持。落实中省降低输配电价、工商业电价、直供电等政策,着力稳定市场主体,年内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万户。二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,实施“项目建设突破年”行动,聚焦“四抓四突破”,坚持“一月一开工、一月一观摩、一月一汇报、一季一点评”,制定具体支持政策,成立工作专班,强化项目手续、土地、资金等要素优先保障,确保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00亿元,韩城锂离子动力电池等150个项目建成投产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启动华山支线机场建设,开工建设西延高铁富平段,加快澄韦、韩黄等高速改扩建工程,建成342国道白水—澄城—合阳段,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建成投用。紧盯制造业升级、“两新一重”等中省政策导向和构建“353”产业集群目标,高质量策划重大项目350个估算投资2500亿元。深入开展“百企千项万人进ManbetX:”双招双引活动,紧盯附加值高、带动力强、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,持续开展精准招商,力争中粮油脂、国华能源等项目落户,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500亿元。三是全力以赴稳工业。把稳工业作为提振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,坚持“盯住运行、稳住生产、抓住市场、扭住转型”工作思路,完善重点园区、行业、企业、产品清单台账,发挥“链长”作用,加强跟踪监测和协调服务,持续开展“千人千户”联企助企活动,“一企一策”精准帮扶,稳链补链延链强链,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,全力推动煤炭、冶金、建材等行业企业产能释放、稳产达效,稳固工业经济。四是多措并举旺消费。发挥促消费工作专班作用,落实激发消费潜力等政策措施,紧盯消费升级趋势,深入挖掘消费潜力。紧抓重大节假日等契机,利用重点商圈、文体场馆等平台,精心组织“消费促进月”、美食节、文化节、购物节等各类促销活动,丰富餐饮、服装等日常消费,提振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,支持旅游、康养等品质消费,积极拓展农村消费渠道,鼓励直播带货、网上消费,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,力促消费升级回暖。
二、强化产业发展引领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
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提升现代产业链水平。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。强化科技支撑,加强创新能力建设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,打造“双创”升级版,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。加大众创空间、星创天地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“双创”平台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力度。积极参与关中协同创新,持续抓好ManbetX:(西安)创新创业孵化器效能建设,深化与西安交大、西农大等院校合作,争取更多科技成果在渭转化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作用,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,开展研发活动、转化成果,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。年内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,R&D经费投入强度0.6%以上。二是做大做强现代工业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,构建“353”产业体系,做大先进制造业。落实2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等10条支持政策,确保工业倍增扎实起步。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支持焦化企业提升改造,加快龙钢、金钼等重点企业转型升级,推动达刚路机等50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;推进煤矿资源和煤炭产能整合,支持白水北部煤田开发,推动山阳、西卓子等优质煤矿加快建设、释放产能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加快中联重科智能化改造,力推南京金龙纯电动商用车建成投产、帝亚新能源汽车扩产增效,争取长城汽车等重大项目落户ManbetX:,加快恒泰氢能产业示范园建设。大力实施“龙门计划”,力争石羊科技、美邦药业等企业年内上市。积极推进5G应用、网络技术等建设,培育发展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。三是持续壮大现代服务业。实施发展现代服务业“九大行动”,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、高品质发展。突出全域旅游创建,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、完善服务功能,推动华山“双遗”申报,加快乡村旅游特色镇、旅游村等建设,推进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发展,力争华山冰雪乐园建成运营、大荔县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,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30亿元。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,完善城乡现代商贸流通体系,加快流通设施和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,支持标准化菜市场、品牌连锁便利店等建设,加快发展养老、育幼、家政、餐饮娱乐等服务业,持续壮大文化、体育等产业规模,大力发展假日经济、夜间经济,净增限上商贸企业100户,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。大力发展电商物流、信息服务、金融保险、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,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,力争华阴、富平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。四是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,提高现代农业竞争力。全力保障粮食安全,加快东雷抽黄等灌区提升改造,改善灌区面积12万亩,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,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2万亩以上、粮食产量210万吨以上。加快牧原、正大等生猪养殖项目建设,新增生猪出栏35万头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,大力开展育种攻关和新技术、新品种推广,从源头上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。持续壮大“3+X”特色产业,提升果业、设施农业、畜牧业供给质量水平,新增奶山羊5万只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,支持农产品加工、销售、仓储、物流体系建设,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,打造“1+4”五大农产品加工聚集区,壮大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,加大龙头企业、新型经营主体培育,强化农产品质量、品牌建设,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增收增效。
三、加大城乡建设力度,统筹区域协调发展
坚持以人为本、城乡统筹,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。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。深入推进城市规建管“三四五”行动,加快城市更新,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。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,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,形成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“一张蓝图”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通车雷大街中段等11条断头路,建成街头绿地广场等5个公共配套项目,新增城市停车位3500个以上,改造老旧小区200个以上,新增供热面积850万平方米,加快补齐城市短板,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,整治中心城市房地产乱象23个,完成朝阳大街雨水管道等7个内涝点项目清零,用好数字城管平台,实现城市违建“双零”目标。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等“多城联创”,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品质、辐射带动作用。二是加快县域城镇体系建设。实施城镇建设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,“一县一策”“一园一业”引导支持县市区发挥比较优势、错位发展。全力支持韩城千亿级钢铁产业基地建设,推进富平、合阳省级试点县建设,支持大荔、蒲城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。支持县城、重点示范镇、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,完善道路、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及配套服务,补齐县域城镇化短板,促进县城扩容提质。着力提升工业园区、农业园区基础保障和服务水平,推动县域产业园区提质增效,壮大县域经济实力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力争全年城镇化率达到53.3%。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,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,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持续推进产业发展、就业创业等政策落实,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。支持相对贫困地区发展,加大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等政策支持,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,持续强化苏陕扶贫协作,确保群众稳定增收。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措施,优化乡村布局规划,实施农村基础设施、垃圾污水治理、人居环境整治,扎实开展农村改厕等“三大革命”,完善农村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制度,深化土地、宅基地、集体产权制度等农村综合改革,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系建设,开展“十镇引领百村示范千村达标”创建活动,持续提升乡村风貌,打造乡村振兴“ManbetX:样板”。
四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推进绿色协调发展
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统筹推进大保护、大治理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。一是推进生态修复治理。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,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,健全“1+8+4”多层级规划体系,全面完成秦岭勘界立标,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清单,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,探索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时视频监控体系,深化“五乱”问题和小水电专项整治,恢复采石破坏面积1000亩以上。推动桥山生态保护,治理恢复露天矿山3000亩以上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,坚持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开展渭河、北洛河、石川河等生态修复,提高南山支流防洪标准,常态化开展河湖“清四乱”整治,推进赤水河、二华排洪干沟等工程建设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、中小河流20公里。推进主城区应急水源工程、县城供水工程及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,完善节水型社会常态化管理制度,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。聚焦黄河西岸、渭河沿岸生态带建设,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,完成营造林面积50万亩。二是深入开展污染防治。深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,加大扬尘管控,狠抓散煤、“散乱污”企业和“油路车”治理,加快渭化搬迁,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深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,加快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,严格落实河湖长制,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,确保9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,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。加强土壤污染防治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推进垃圾分类处置,加快中心城市垃圾焚烧厂建设,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92%以上,危险废物、医疗废物安全利用处置率达到100%。三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。坚决落实中省碳达峰、碳中和相关政策措施,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强度、总量“双控”机制,科学编制减煤方案,强化清洁能源保障,推行重点企业用能权预算管理,大力发展绿色经济、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,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,加快资源综合利用,实施清洁取暖工程,加大能耗监测、节能检查,基本实现全市散煤全替代,全面完成“双控”目标。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,倡导绿色出行,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。
五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,增强发展动力活力
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,破除制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,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、外向型水平。一是纵深优化营商环境。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,总结推广富平镇级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试点经验,加快行政审批全域通办和跨省通办,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,全面推行“容缺+承诺制+并联审批+全程代办”模式,实行投资项目“一站式”网上审批,健全完善全市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清单,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,加强专项问题治理,营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。二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。健全完善市域统筹机制,实行资源要素向核心区域和优势产业集中、差异化配置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改革优化开发区运行体制,启动高新区引擎计划,支持县域园区创建,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。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,有序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。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,协同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。推进电力、油气等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改革,做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验收。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完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约束制度。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,启动应急管理领域综合执法改革,不折不扣完成改革任务。三是加大区域合作开放力度。加速推进西渭融合,积极承接西安功能疏解和产业外迁,建设渭北工业新区;深度参与关中协同创新,推进高新区自贸协同创新区建设;支持富阎产业园区建设,开工建设新舟700支线飞机等项目,加快三秦汽车配套产业园建设;借力曲江文旅品牌优势,推进华州区建设西渭东区,打造全国科创和文旅融合发展产业新城。深化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,完善用好四市沟通协调机制,务实推进承接产业转移、基础设施对接建设等重点工作,办好投资合作交流大会、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。主动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用好“渭西欧”班列平台,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、人文等交流,组织参加进博会、丝博会等国家综合展会,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,高质量推进对外开放。
六、统筹民生事业发展,不断提升民生福祉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,扎实办好民生十件实事,加快补齐民生短板,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。一是全力稳就业促增收。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加大援企稳岗力度,多渠道支持创业就业,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做好重点群体就业,实行残疾人、零就业家庭“一对一”帮扶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.6万人,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。完善落实工资合理增长、支付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,提高劳动报酬初次分配比重,完善要素市场决定报酬机制,多渠道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,加大税收、社保、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,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,确保居民稳定增收。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完善多层次社保体系,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,健全基本养老、医疗保险筹资机制,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。持续提升养老、工伤、失业保险统筹水平,推进医保、社会救助制度改革,落实社保转移接续、异地就医结算制度。持续优化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,新建市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3个,行政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到80%以上。完善社会救助制度,做好留守儿童、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,兜紧兜牢民生底线。三是统筹民生事业发展。推进教育强市建设,深入实施教育提升“十大工程”,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,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,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,年内新改扩建幼儿园、中小学校28所,招聘硕士教师200名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全面推进健康ManbetX:建设,推进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,加快市传染病医院、公共卫生中心等项目建设,推广远程医疗服务,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,开展乡村医生“县聘镇管村用”试点,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,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,促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,打造黄河金三角卫生健康中心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,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实施文化产业“十百千”工程,支持文化企业、产业发展壮大。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事业,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建设,加快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,全力做好“十四运”和残奥会筹办工作。
七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确保社会大局稳定
坚持底线思维,统筹发展和安全,坚决筑牢安全发展底线。一是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。毫不放松抓好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工作,进一步完善部门、区域、城乡联防联控机制,持续加强重要场所和人员防控力度,确保及时发现、快速处置、精准管控、有效救治。坚持“人物同防”,突出抓好境外人员、国内高风险群体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消毒等措施防控,扩大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,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。落实高风险从业人员防护措施,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。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、应急保障体系,统筹抓好新冠肺炎与流感、出血热、布病等传染病防控,防止出现叠加流行态势,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。二是严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。认真贯彻政府投资条例,落实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,规范政府举债行为,加强重点县市区债务风险化解,做好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。加强金融行业监管,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,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体系,严厉打击非法集资、“套路贷”等违法行为,切实抓好金融领域风险化解。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三年行动,集中排查整治道路交通、煤矿、非煤矿山、危化品、食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,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。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,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。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。完善地方法规体系,加强民主法制建设,规范行政执法,公正文明司法,加快法治政府、法治ManbetX:建设。坚持和发展“枫桥经验”,加快社区信息化、智慧化建设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,有序完成“两委”换届工作,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。巩固深化扫黑除恶长效机制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建设更高水平平安ManbetX:,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。